嘟嘟一二三四五

吃先秦,三国,希腊罗马

《三国志·荀彧传》(含裴注)现代文翻译(十三·曹荀决裂)

上一话链接:姓荀一家子+老板还想夸夸文若+计取荆州

“君子爱一个人,就该希望他拥有美好的品德。”—— 三国最大离婚现场实录

该来的四十米大刀总是会来的qaq话说裴大手在这段原作后面回放许都新建时曹荀的对话是要闹哪样!!把四十米大刀变成八十米吗!!~~o(>_<)o ~~

原文:

十七年,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,九錫備物,以彰殊勳,密以諮彧。彧以爲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,秉忠貞之誠,守退讓之實;君子愛人以德,不宜如此。太祖由是心不能平。會征孫權,表請彧勞軍于譙,因輒留彧,以侍中光祿大夫持節,參丞相軍事。太祖軍至濡須,彧疾留壽春,以憂薨,時年五十。謚曰敬侯。明年,太祖遂爲魏公矣。

翻译:

建安十七年(212年),董昭等认为曹操应该进爵为国公,加九锡(九锡是中国汉朝、晋朝给臣子的九种最高赏赐。九锡包括一锡车马,再锡衣服,三锡虎贲,四锡乐器,五锡纳陛,六锡朱户,七锡弓矢,八锡斧钺,九锡秬鬯。这些物件通常是天子才能使用),以表彰他特殊的功勋,他们私下向荀彧询问此事。荀彧认为曹操当年首倡义兵,原本是为了匡扶朝廷,安定国家,他秉承的是忠贞的诚心,恪守的是退让的实意。君子爱一个人,就该希望他拥有美好的品德,董昭等不该这样向曹操劝进。曹操听了从此心里不能平衡。这时正逢曹操南征孙权,他上表请荀彧到谯县慰劳军队,借此将荀彧留在军中,以侍中光禄大夫的身份持天子符节,参丞相军事。曹操进军到濡须口,荀彧因病留在了寿春,因忧郁而去世,享年五十岁。谥号为敬侯。第二年,曹操就进位为魏公了。

裴注:
《魏氏春秋》曰:太祖馈彧食,发之乃空器也,于是饮药而卒。咸熙二年,赠彧太尉。 《彧别传》曰:彧自为尚书令,常以书陈事,临薨,皆焚毁之,故奇策密谋不得尽闻也。是时征役草创,制度多所兴复,彧尝言于太祖曰:「昔舜分命禹、稷、契、皋陶以揆庶绩,教化征伐,并时而用。及高祖之初,金革方殷,犹举民能善教训者,叔孙通习礼仪于戎旅之闲,世祖有投戈讲艺、息马论道之事,君子无终食之闲违仁。今公外定武功,内兴文学,使干戈戢睦,大道流行,国难方弭,六礼俱治,此姬旦宰周之所以速平也。旣立德立功,而又兼立言,成仲尼述作之意;显制度于当时,扬名于后世,岂不盛哉!若须武事毕而后制作,以稽治化,于事未敏。宜集天下大才通儒,考论六经,刊定传记,存古今之学,除其烦重,以一圣真,并隆礼学,渐敦教化,则王道两济。」彧从容与太祖论治道,如此之类甚众,太祖常嘉纳之。彧德行周备,非正道不用心,名重天下,莫不以为仪表,海内英俊咸宗焉。司马宣王常称书传远事,吾自耳目所从闻见,逮百数十年间,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。前后所举者,命世大才,邦邑则荀攸、钟繇、陈群,海内则司马宣王,及引致当世知名郗虑、华歆、王朗、荀恱、杜袭、辛毗、赵俨之俦,终为卿相,以十数人。取士不以一揆,戏志才、郭嘉等有负俗之讥,杜畿简傲少文,皆以智策举之,终各显名。荀攸后为魏尚书令,亦推贤进士。太祖曰:「二荀令之论人,久而益信,吾没世不忘。」钟繇以为颜子旣没,能备九德,不贰其过,唯荀彧然。或问繇曰:「君雅重荀君,比之颜子,自以不及,可得闻乎?」曰:「夫明君师臣,其次友之。以太祖之聦明,每有大事,常先咨之荀君,是则古师友之义也。吾等受命而行,犹或不尽,相去顾不远邪!」《献帝春秋》曰:董承之诛,伏后与父完书,言司空杀董承,帝方为报怨。完得书以示彧,彧恶之,久隐而不言。完以示妻弟樊普,普封以呈太祖,太祖阴为之备。彧后恐事觉,欲自发之,因求使至邺,劝太祖以女配帝。太祖曰:「今朝廷有伏后,吾女何得以配上,吾以微功见录,位为宰相,岂复赖女宠乎!」彧曰:「伏后无子,性又凶邪,往常与父书,言辞丑恶,可因此废也。」太祖曰:「卿昔何不道之?」彧阳惊曰:「昔已尝为公言也。」太祖曰:「此岂小事而吾忘之!」彧又惊曰:「诚未语公邪!昔公在官渡与袁绍相持,恐增内顾之念,故不言尔。」太祖曰:「官渡事后何以不言?」彧无对,谢阙而已。太祖以此恨彧,而外含容之,故世莫得知。至董昭建立魏公之议,彧意不同,欲言之于太祖。及赍玺书犒军,饮飨礼毕,彧留请闲。太祖知彧欲言封事,揖而遣之,彧遂不得言。彧卒于寿春,寿春亡者告孙权,言太祖使彧杀伏后,彧不从,故自杀。权以露布于蜀,刘备闻之,曰:「老贼不死,祸乱未已。」臣松之案《献帝春秋》云彧欲发伏后事而求使至邺,而方诬太祖云「昔已尝言」。言旣无征,回托以官渡之虞,俛仰之间,辞情顿屈,虽在庸人,犹不至此,何以玷累贤哲哉!凡诸云云,皆出自鄙俚,可谓以吾侪之言而厚诬君子者矣。袁暐虚罔之类,此最为什也。 

翻译:

《魏氏春秋》记载:曹操送给荀彧一个食盒,打开却是空的,于是荀彧服药自尽。咸熙二年(曹魏最后一个君主曹奂的年号),追赠荀彧为太尉。《彧别传》写道:荀彧自担任尚书令以来,常常用书信陈述事情,他临死之前,将所有书信焚毁,所以他的奇策密谋我们已经无法完全知道。当时刚刚开始建设新的国家,兴复了许多和平时期的制度,荀彧曾对曹操建言:“从前舜分别命令禹、稷、契、皋陶管理国家的各个方面,教化民众和征讨叛逆同时进行。高祖初期,军队才刚刚建立完备,但仍然选拔民众中有才能的传播文化和礼制,孙叔通(西汉初期儒家学者,曾协助汉高祖制订汉朝的宫廷礼仪)在行军打仗的间隙学习礼仪,世祖(指光武帝)也有投戈讲艺、息马论道(指在军中仍不废学)的事迹,君子连吃一顿饭的空闲中也不会违背仁德之道。如今主公在外战功赫赫,在内复兴文化和教育,使战乱停息,王道得以传播实行,国难刚刚消弭,六礼得以恢复,这是周公旦得以迅速平定天下的方法。主公若能立德立功,又兼之立言(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即“三不朽”),完成孔子著述的本意,那么不仅在当下可以显扬新的制度,更会流芳百世,这难道不是美好的盛事吗!如果一定要等到战争结束,再制定规范、著述经典,拖延了治理和教化,这样就不算治国勤勉了。主公应当召集天下有才能的学者,考论六经(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易》《乐》《春秋》的合称),刊定人物传记,保存古今学术成果,删掉那些繁文缛节的部分,保留其中的精华和真理,使礼学一并兴盛,让社会上逐渐有敦厚守礼的风气,这样王业和大道终可以两全其美。”荀彧将治国之道同曹操娓娓道来,像这样的事例非常多,曹操也常常赞赏并采纳。荀彧德行周全完备,倾心于弘扬正道,名重天下,天下人莫不以他为榜样,海内英才豪杰都尊崇他。司马宣王(司马懿)曾说:“书中所记载的,和我所耳闻目见,这一百数十年间,贤才没有比得上荀令君的。”他前前后后所推举过的人才,在同一地区的有荀攸、钟繇、陈群,全国范围内有司马懿,若推及当世知名的,有郗虑、华歆、王朗、荀悦、杜袭、辛毗、赵俨之流,最终达到卿相之位的,有十多人。他推举人才不拘一格,戏志才、郭嘉等因不谐于世俗而被讥讽,杜畿高傲又没什么文化,但荀彧都因为他们富有智谋而推举他们,他们最终也各个扬名立业。荀攸后来担任魏国的尚书令,也同样推贤进士。曹操说:“二位荀令君对人物的评论,时间越久越觉得准确,我就算死后也不会忘记。”钟繇认为颜子去世后,能具备九种美德,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,只有荀彧做到了。有人问钟繇:“您甚是敬重荀君,将他比作颜子,自以为不如,能听听您为什么这么想吗?”(感觉立马掏出小本本记录JQ)钟繇说:“明君以臣子为老师,其次以他们为朋友。太祖这样聪明的人,每次遇到大事,都要先咨询荀君的意见,这是古时亦师亦友的情义。我们只是奉命而行,有时还不能把事完全做好,相差的难道不远吗!”《献帝春秋》记载:董承被杀后,伏皇后给父亲伏完写信,说司空杀董承,皇帝想为他报仇。伏完收到信后给荀彧看,荀彧虽然厌恶,但隐瞒了很久没有说出去。伏完又给妻弟樊普看,樊普密封了书信,呈献给曹操,曹操于是暗地里做好准备。荀彧后来怕事情被发觉,想自己揭发这件事,于是请求到邺城,劝曹操将女儿嫁给皇帝。曹操说:“现在朝廷里有伏皇后,我的女儿怎么配得上呢!我靠微薄的功劳被陛下接受,位至宰相,难道还要靠女儿得到恩宠吗!”荀彧说:“伏皇后没有孩子,性情又凶狠邪恶,以前经常给她父亲写信,信中言辞丑恶,可以借此废黜皇后。”曹操说:“你之前为什么不说呢?”荀彧装作吃惊道:“从前已经对主公说过了呀。”曹操说:“这难道是我会忘记的小事吗!”荀彧又震惊道(《三国机密》里的震惊彧上场了):“真的是没有和主公说过吧!之前主公在官渡和袁绍相持,我怕增加主公对后方的担忧,所以没有说。”曹操说:“那官渡之后为什么不说呢?”荀彧没有回答,只是承认自己的过失,请求原谅而已。曹操因此记恨荀彧,但对外又表现得很包容,所以世人都不知道。到了董昭建议曹操进魏公时,荀彧意见不同,想和曹操谈论这件事。到了他奉诏劳军、饮宴礼毕之后,荀彧留下请曹操有空时一叙。曹操知道荀彧想说封魏公的事,于是拱手长揖,请他离开,所以荀彧没得到向曹操进言的机会。荀彧死在寿春,有个从寿春逃出来的人告诉孙权,说曹操让荀彧杀伏皇后,荀彧不肯,于是自杀。孙权又故意把消息透露给刘备(妈呀这曹荀狗血同人当年就传遍三国了吗),刘备听到后,说:“老贼(指曹操)不死,祸乱不止啊。”据臣松之的考据,《献帝春秋》说荀彧想揭发伏皇后的事而请求到邺城,并对曹操谎称“之前已经说过此事”。他说的话不仅没有证据,还借口是因为担心官渡之战,举手投足之间,言语愚钝委屈,即使是庸人也不至于这样,为什么要玷污贤哲呢!这些说法,都出自坊间粗俗之谈(裴大大:对这就是地摊文学!)可以说是以小人之心污蔑君子了。像袁暐(《献帝春秋》作者)这样的人,可以说是最过分了(坚决打击雷文作者)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

up主想说说“君子爱人以德”

这句出自《礼记·檀弓上》里“曾子易箦”的故事。下一句是“小人爱人以姑息”。网上的各种解释里,一般的解释是“君子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”,但up主看了原故事后(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看看!),觉得其实在原故事的情景下,曾子说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“君子爱一个人,就会诚心指出他德行上的过错,帮助别人改过,这是真正的爱;而小人爱一个人,只是纵容溺爱他,这不是真爱。”然后再联系一下文若说这句话时的语境……果然历史就是官逼同!QWQ(那么谁是文若没有说出口的小人呢呵呵→_→)联想到后面裴大手的注,文若在建都之初真的是对老(爱)板(人)充满了无限的期望,希望他可以像古时的贤君一样王道两济,流芳百世(紫霞附体:我的意中人是一位盖世英雄)这样的理想也正是文若远高于一般谋士的地方吧。所以不同意你进魏公不是因为不爱,而是因为爱你太深,所以希望你可以做得比所有人更好,所以不愿意你有生之年无法统一天下,不愿意你死后被后世看做窃国之贼。《军师联盟》里曹荀决裂那一段台词,最戳我的绝对是老板悲伤无奈又无限深情的一句“令君爱重孤”,老板心里非常明白文若深爱着他,只是这样的爱当年的曹将军可以接受,而现在高处不胜寒的丞相已经无法承受。所以写这么多废话就是要表明我是曹荀真爱党!!!(来自曹荀本命的呐喊)啊啊啊不行不能再脑补了我要去静一静……以后我一定要再写一篇文来吹曹荀真爱!_(:з」∠)_

评论(15)

热度(79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